球探体育-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锋淬自信 赛场砺自强
(本报讯) 十四岁的姜鑫瑞站在剑道上,身形挺拔,手中的花剑在灯光下闪烁着寒光,他的眼神透过金属护面网,紧紧锁定着对面的对手,空气仿佛凝固,只有裁判预备口令的余音在赛场回荡,瞬息之间,他步伐灵动,弓步出击,剑尖精准地刺中对手的有效部位,得分灯亮起!场边响起一阵掌声,这位来自浙江的年轻剑客,刚刚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4组别中,一路过关斩将,球探体育首次加冕个人赛冠军。
“比赛,让我更加自信”
领奖台上,姜鑫瑞捧着沉甸甸的奖杯,脸上露出了腼腆却难掩兴奋的笑容,赛后接受采访时,他的语调平和,却蕴含着坚定的力量。“每一次站上赛场,无论输赢,都让我感觉自己又强大了一分,比赛,让我更加自信。”他这样总结自己此次的夺冠之旅。

这种自信,并非一蹴而就,姜鑫瑞的教练李明透露,就在一年前的同级赛事中,姜鑫瑞还止步于十六强。“那场比赛他输得很可惜,赛后情绪低落,甚至一度怀疑自己。” 李教练回忆道,失败成为了最好的磨刀石,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姜鑫瑞将那次失利转化为训练场上的每一滴汗水,他反复观看比赛录像,分析自己的技术漏洞,针对步伐衔接和攻击时机的把握进行了强化训练。
“击剑是一项极考验心理素质的运动,我们看到他在这次比赛中,无论是领先还是落后,情绪都非常稳定,战术执行果断,这份沉着,是他过去一年巨大进步的体现。”李明教练评价道,半决赛中,姜鑫瑞一度以大比分落后,但他没有慌乱,通过及时调整战术,连续打出几个漂亮的防守还击,最终实现逆转,那一刻,他紧握拳头,无声的呐喊中,是自信最淋漓尽致的展现。
“场上,只能靠自己”

当被问及比赛中最重要的信条时,姜鑫瑞不假思索地回答:“一旦裁判喊‘开始’,场上就只能靠自己,教练的指导、队友的鼓励都在场外,脚下的这条剑道,必须独自面对。”
这句话,道出了击剑运动的本质——一项孤独的格斗,它不仅是速度、力量与技巧的比拼,更是智慧与意志的较量,在长约14米、宽约2米的剑道上,选手如同孤舟航行于大海,所有的决策、反应和承受的压力,都必须独立完成。
姜鑫瑞的父亲告诉记者,孩子从小性格内向,但自从八岁第一次接触击剑,就被这项“绅士的决斗”深深吸引。“我们最初只是想让他锻炼身体,没想到他越来越投入,我们看到他在击剑中找到了自我,学会了独立思考和承担责任。”
这种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的觉悟,塑造了姜鑫瑞极强的抗压能力和临场应变水平,在关键的八进四比赛中,他的对手以作风强悍、善于强攻著称,面对疾风暴雨般的进攻,姜鑫瑞没有硬碰硬,而是利用灵活的步法周旋,寻找对手攻击瞬间露出的破绽,一击制胜,整个过程中,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节奏里,外界的一切喧嚣似乎都与他无关。
未来之路:从新星到栋梁
姜鑫瑞的脱颖而出,也引起了国家青年队教练组的关注,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,姜鑫瑞的技术特点鲜明,头脑清晰,具备了一名优秀击剑运动员的潜质。“他的成功,对于广大投身于击剑运动的青少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,这说明,通过科学训练和意志磨练,年轻选手完全可以快速成长。”
荣誉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,每天放学后,姜鑫瑞都会准时出现在剑馆,进行至少三小时的高强度训练,成千上万次的重复刺击,汗水浸透的防护服,以及身上大大小小的淤青,都是他通往冠军之路的见证,他的文化课成绩也并未因此落下,他学会了高效地管理时间,做到训练与学业两不误。
对于未来,这位少年剑客有着清晰的规划。“全国冠军只是一个起点,我的梦想是将来能身披国家队战袍,站在世界锦标赛、甚至奥运会的赛场上,为国争光。”姜鑫瑞的目光中,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坚定。
他的故事,正如那柄他手中紧握的花剑——在无数次与对手的碰撞中淬炼出锋芒,在独自承受的压力下锻造出韧性,姜鑫瑞用他的剑尖,不仅划定了比赛的胜负,更刻画了一个少年如何在挑战中建立自信、在孤独中学会自强的成长轨迹,在中国击剑新生代的力量中,姜鑫瑞无疑是一颗正冉冉升起、光芒愈发耀眼的新星,他的前路,令人期待。
我要留言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评论留言